全国政协委员陈俊亮认为,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社会焦点,难点问题,不能让大学毕业生“毕业就失业”。他呼吁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,也希望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重视对待和解决这一现实问题。
从整体上看,当前青年群体的就业的确越来越难。无论城乡,无论受教育程度,有许多青年已深陷对现实的困惑以及前程的迷惘中,“告知贫民”只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。青春本应与希望相连,保持蓬勃向上的势头方是青春的当然含义,然而,他们连一分像样的工作都很难找到,更无须谈论向上流动的机会。这样的青春,只能体味更多的苦涩和无奈。当然,青春不应惧怕辛劳和苦涩,可如果辛苦苦涩之后,仍是无尽的迷茫,那么“向下”就近乎一种必然趋势。
必须承认,当前中国的大学教育有些发展过快,尤其是学费太高。既然读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,那总要想办法收回成本。对一些低收入甚至为读大学欠下外债的家庭来说,也只有希望与“收回成本”,才能使生活回归正常轨道。这正是许多大学毕业生流连于大城市的原因之一,因为毕竟在大城市获取高收入的机会多一些,回到乡下或小城即便能够顺利找到工作,“读书成本”恐怕短时无以收回。
高校的大规模扩招,也使得高等教育质量下降。水平不高、能力不足,客观上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。
随处皆是“向下的青春”,便无从托起一个“向上的社会”。因而,这种局面究竟是社会转型必有的阵痛,还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出现了偏差,便已是一个不容推诿、回避的严峻课题。必须给它一个答案,因为现在的青春维系着的社会、青春的希望正是整个社会的希望。